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in Taipei

Taipei arena, 10.000 people celebrating the orchestra after the concert. We cannot put this into words!
(圖片來源:柏林愛樂海外巡演官方部落格,攝影者:Monika Rittershaus)
No boyband - it’s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圖片來源:柏林愛樂海外巡演官方部落格,攝影者:Monika Rittershaus)

部分網友對柏林愛樂Digital Concert Hall構想係源自2005年訪台國家音樂廳戶外轉播音樂會三萬名樂友冒雨聆聽的說法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講給台灣人聽的場面應酬話而已。昨天晚上,超過四萬名的聽眾,聆聽了他們這輩子很可能是第一次聽到的馬勒第九與柏林愛樂,拉圖爵士面對一波波興高采烈的Rattle Rattle We Love You聲浪,也忍不住拉著團員回應Taipei Taipei We love You,來自德國或美國東岸的DCH訂戶也紛紛在柏林愛樂官方FaceBook留言稱讚國家音樂廳音效比柏林愛樂廳棒、演出感人、轉播影像非常完美...

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台灣雖然很小,但是我們一直在創造很多各式各樣的不可能!也是在昨天,讓人毛骨悚然的2.15億事件始作俑者終於被轟下台了,台灣還是存在希望的,不是嗎?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去李登輝化...

音樂廳不是玩政治的地方...
沒有當年的音樂季, 就沒有今天的TSO....(from郝**「沒有當年的戒嚴,就沒有今天的自由民主」)


2011年以前舊版

六十八年春,時任臺北市市長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為推動本市文化建設,指示本團籌辦「臺北市音樂季」,首開國內大型音樂季之先河。禮聘各國藝術家參與,已成為著名之國際性藝術活動。歷年演出歌劇、芭蕾舞劇、交響樂等,皆受國人喜愛,尤其歌劇製作及演出水準之高,堪稱國內第一:如《丑角》、《茶花女》、《浮士德》、《卡門》、《杜蘭朵公主》、《波希米亞人》、《阿依達》、《漂泊的荷蘭人》、《莎樂美》、《唐‧喬凡尼》、《魔笛》、《強尼‧史基基》等經典名劇,以及臺灣首演譚盾多媒體歌劇《門》,並推出《弄臣》、《蝴蝶夫人》、《鄉村騎士》大型戶外演出等「臺北市音樂季」儼然已成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最具特色之傳統。

2011年新版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41年來,所締造的首演記錄不計其數,各類音樂形式與多元藝術的結合,尤其以歌劇之製作及演出水準,堪稱國內第一:如《丑角》、《茶花女》、《浮士德》、《卡門》、《杜蘭朵公主》、《波希米亞人》、《阿依達》、《漂泊的荷蘭人》、《莎樂美》、《唐‧喬凡尼》、《魔笛》等經典名劇,以及臺灣首演譚盾多媒體歌劇《門》,並推出《弄臣》、《蝴蝶夫人》、《鄉村騎士》大型戶外演出、《茶花女》現代版、《糖果屋》、《蘇珊納的秘密》、《強尼.史基基》、《瑪儂.雷斯考》等。精湛的歌劇演出已成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最具特色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