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奇美博物館名琴新片:鄧雨賢(Ⅰ)&台灣自然歌謠(Ⅰ)


小提琴:林天吉(Nicolo Amati,1656)
小提琴:姜智譯(Giovanni Battiata Guadagnini,1785)
中提琴:歐聰陽(Girolamo Amati,1625)
大提琴:歐陽慧儒 (Matteo Goffriller,1700)
錄音時間:2008年9月29日、10月2日(鄧雨賢),9月24日、10月5日(自然歌謠)
錄音地點:台北雙燕音樂廳
錄音師:Michele Paciulli
Nicolo Amati (1596-1684), Cremona, Italy Nicolo Amati是Girolamo的第五個兒子,成長年代經歷了北義大利1630年代的瘟疫(在1632時 Cremona的所有製琴家幾乎都死於黑死病),可視為整個家族的代表人物,也是Cremona學派的重要傳人。在1650年代時,改良提琴尺寸大小,將之演變成Grand Pattern,其知名的學生有Guarneri、Stradivari和Rogeri等人。

Violin by Nicolo Amati, 1656, Cremona 以Grand Pattern製作的此琴,是件保存完整的精品,她發出古老的音色但不混濁不清, 如同朝陽般的清純。此樣式的提琴在製琴歷史中,居於最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此後他所教的導傑出提琴製作者,皆以此琴模為發展起點,傳承接續提琴的製造,並發揚光大。

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 (1711 - 1786), Turin 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是Guadagnini家族中最重要的人物,在杜林(Turin)時期所完成的琴是他一生的代表作,廣受演奏家喜愛。很多年輕的演奏家使用此作者的琴於許多國際大賽中,都給予極佳的評價,而其小提琴音色,亦被演奏家肯定為世界上前5名。

Violin by 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 1785, Turin 此琴為Guadagnini大師生前最後一年的遺作,憑著這特殊原因,更添珍貴。樂器的音量飽滿,穿透力強;在音域的變化上,音色穩定平均,在演奏家技法的表現下,展現出極佳的舞台魅力。

Girolamo Amati (1562-ca. 1630), Cremona, Italy Amati家族從十六世紀開始,即是義大利知名的小提琴製琴師。第一代是Andrea Amati(1500-1577);爾後,兩個兒子Antonio Amati(1540-1607)及Hieronymus Amati (1562-ca. 1630)在1577年以後,共同接管父親的工作室,一起工作。

Viola by Girolamo Amati, 1643, Cremona 此把中提琴極有可能是Girolamo Amati在1620至1625年間獨立製作,由中音提琴(Contralto Viola)縮小尺寸改造而成的,但後人貼上標籤的日期為1643年。此琴雖被修改過,但音色溫潤甜美,如同夕陽般溫暖。

Matteo Goffriller (1659-1742), Venice, Italy Matteo Goffriller在1659年出生,故鄉位於距奧地利邊界很近的義大利城鎮布列瑟儂(Bressanone),1742年長眠於威尼斯。從1685年來到威尼斯後直至1710年間,幾乎沒有可與之相匹敵的競爭者,他擅長製作大提琴並獨霸威尼斯製琴業,可視為當時最重要的製琴師。

Cello by Matteo Goffriller, 1700, Venice 此琴是Goffriller獨霸威尼斯時期的樂器,約製於1700年間,屬於早期的作品。外觀雖歷經300年歲月的洗禮,依然保存良好的樸實外觀。背板是由兩片沒有花紋的木板組成,襯以簡單的琴頭設計,它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明亮的高音,展現出威尼斯獨具的耀眼光芒。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Evgeny Svetlanov之Miaskovsky交響曲全集到手!



2008年英國《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大獎得主。

英國Presto網站郵購到手,含運費後不到歐元37塊錢,折合台幣不超過NT$1600,平均一張CD約台幣100元以下。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古典CD已邁入「以套訂價」的時代...


在一個變動的年代,任何既定遊戲規則一再被顛覆與重寫。
舊計算公式:片數×價位=售價
新計算公式:價位=售價÷片數
在那個還不知道燒錄與當漏為何物的年代,消費者習慣古典音樂CD有高價、中價、低價三種價位,後來Naxos公司成立後,又加上一個超低價,基本上整個市場價格結構就是這樣被固定下來,一套CD有幾張,售價就是前四者其中一個價位乘上CD張數,唱片公司、唱片行與消費者都一清二楚如何來計算成本與售價。
但是,前幾年,我們看到了2CD賣1張中價位、3CD賣1張高價位、4CD賣1張高價位,甚至是5CD賣1張高價位,以片訂價的遊戲規則開始被挑戰,整個市場價格的水壩開始出現裂縫,大型跨國唱片公司在新興廉價廠牌的凌厲攻勢下,開始不要命似的拋售祖產。
Sony BMG貝多芬Masterworks一套60CD可以賣不到NT$2000元、DG卡拉揚70年代交響曲錄音代表作33CD只賣NT$2200元、Decca拜魯特華格納樂劇作品集33張CD也降到了NT$3000(國外售價更便宜,差價約1000元),更猛的還是老大哥EMI,套裝盒裝可以是作曲家作品大全集,也可以包裝成指揮家或聲樂家作品大全集,更可以是按照年代來編排的20世紀作品大全集,反正只要是掛上Complete大全集標題,你就不會搞不清楚EMI一張CD售價到底是多少錢,是三十多、五十多還是七十多,或者是一百多....
杜拉第的海頓交響曲全集(33CD,Decca)即將在2009年辭世200週年紀念熱潮中再度以新包裝上市,根據日、英、德幾國購物網站預告售價來看,零售價應該遠低於NT$3000,平均一張CD是多少錢呢?恐怕沒人在乎了吧!
一起期待吧!如果哪天Decca公司佛心來了,把Solti爵士(像是2012年百歲冥誕)華格納樂劇錄音全部打包求售,當年一套一套零散購買的愛樂朋友應該也不會計較當年一片是買多少錢了吧...

外國網購古典CD像是百貨公司週年慶Shopping!


在沒有博客來之前,台灣古典CD的折扣,基本上就是唱片公司的短期性降價促銷專案,高價降中價或中價降低價,博客來網站成為古典CD消費主流管道之後,重點新片常常會有幾十元的價差,再加上三不五時來個Coupon抵用券或獨家專案,有時候會讓消費者有嚐到小甜頭的快感,只是,台灣古典CD售價基本上算是「死豬價」,很少體會到類似百貨公司週年慶大打折的購物樂趣。
隨著耶誕節的接近,歐洲各大古典音樂網站陸續推出一些特價方案,像是英國Presto網站套裝CD低至六折,但唯獨英國MDT網站特價品項範圍包括LSO Live,這套SACD版本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砍了1/3的售價,加上運費後還不到英鎊22塊,折合台幣約1100多元。相較之下,台灣代理商賣價大概兩千,如果是普通版CD一張一張零買,六張下來也省不了多少錢,大概就是台灣的五折左右,真的有百貨公司週年慶的Fu...